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半年結前科技股大跌及歐元大升

今日是半年結,雖然之前已預期上半年表現最好的科技股會有沽壓(基金鎖定利潤)但仍然是相當失望

我希望這波震盪是半年結調整倉位造成(包括平衡基金再平衡),所以科技股下跌也沒有減持,否則的話我最近的部署的timing就實在是太差了(買入了A股、Fevertree等,只減持了GOOG, NFLX及沽空IBM, 沒有減少少AMZN, TSLA及NVDA)。

我亦認為最近國債下跌及歐元上升皆是挾淡倉所至,只要消化了這些淡倉,組合內的歐元淡倉會有退出機會。

行動: 沒有行動

原因: 認為科技股下跌是半年結基金調整倉位造成,而長線仍然看好一線科技股(Amzn, FB, BABA, Tencent)

檢討: 
(留名)

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靠歐洲挾起全球利息?

很早之前我就認為全球利率會上升1) 美國加息,2) 油價上升,3) 央行覺得QE效力漸退再繼續無益。特朗普當選,美國10年國債息率由2016年11月時的1.87%,升至12月及2017年3月觸及2.6%,連新債王都認為會上升至3%水平。

主要原因,是預期特朗普減稅讓美國巨企海外資金回流,增加聯儲局縮表壓力(事實上聯儲局在6月已觸及這個話題)。但儘管美國在3月及6月各加息25點子,美國10年國債息率卻回落至2.17%,直至這兩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的言論並認為歐洲央行將會開始收緊政策,令歐債息上升才拉動了美國國債息回升至2.22%

歐息及歐元上升對歐股不利(隨了銀行股),這兩天都見歐股跟隨歐元波動,而亞洲股市及美股似乎也有不利影響,連對利率不敏感的科技股都因為高估值而備受壓力。

上面是我自己個人的觀察,我認為對沖手上的股票組合最佳的選擇就是歐洲銀行股及少量美國銀行股。

長期利率正受兩波相反的力量影響,1) 科技進步的通縮壓力,2) 歐美縮表的壓力,但我始終認為Fundamental才是最重要,政策影響是短暫的。沽空長期的政府債是不可取的對沖選擇。


為什麼看好A股 (寫在MSCI加入A股後)

如果看阿里巴巴、騰訊過去幾年的股價,你會感覺到是牛市,只不過這個牛市並沒有擴散至舊經濟的股票(特別是金融股)。

但情況似乎有點改變,只從深港通開通後,估值比較合理的藍籌A股如茅台、海康威視、格力、美的及汽車股均大幅上升。反映外資除了對中國的科技股有興趣外,同時開始留意及進駐A股。

如果參考阿里巴巴、騰訊的升勢,似乎這輪藍籌A股的重估浪仍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整體而言,整體A股不會大幅上升,因為某些股份估值仍然太貴(深圳科技股、軍工股等),而銀行股又太廢(壞帳問題未解決及備受互聯網金融挑戰)。所以我只看好上述的藍籌A股。

其實銀行股是有一點機會,因為我預期中國亦會跟隨美國、歐洲之後利息進入上升周期,是確實有理由支持中港金融股2016年中開始的上升勢頭。

2018年6月

6月1日(星期五) 之前兩日太忙都時間寫。 組合在5月回升2.17%,大概收復3,4月的失地,同期恒指跌1.10%,納指升5.32%。 5月份當然是靠科技股,另外自己手上的歐洲品牌股不錯。拖累組合的股票是,Snapchat、OTP Bank,雷蛇及香港地產股淡倉,還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