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應該是港股才正確(美股已經升了九年)。低利率開始加息(歐、中)及經濟復甦(國泰載運貨物及郵件至7月,按年增加11.9%)是最有利股票的環境。
連利豐的營業額下跌速度亦見減慢,今年上半年只按年跌2.1%(2016年下跌11%)。足見全球經濟正在改善,雖然物價受科技性通縮影響。
2011年的港樓以為見頂(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見1997年最高時水平),雖然在下半年因為港府推出辣招曾一度回落,但其後卻是升足6年。
今年港股已是連升8個月,很多人畏高,認為升了咁多就一定會下跌,仍然停留在「升得多就會跌,跌得多就會彈」的思維。對比房地產及債券,股票的估值仍然遠遠落後,只是經濟繼續改善企業的前景就可以更樂觀,加上利息溫和上升,改善金融股的估值,指數更上一層樓並非不可能,有機會升到你唔信。。
高質素的股票固然已經升了很多(例如格力、美的、茅台及海康威視),但如果中資股真的只是2011年的港樓,則仍然有一大段上升的空間。由於股票反映價值的速度快,所以未必可以如樓市般長升長有(其實又未必,美股不是升了九年嗎?) ,但再多2-3年的年市並非沒有可能。
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018年6月
6月1日(星期五) 之前兩日太忙都時間寫。 組合在5月回升2.17%,大概收復3,4月的失地,同期恒指跌1.10%,納指升5.32%。 5月份當然是靠科技股,另外自己手上的歐洲品牌股不錯。拖累組合的股票是,Snapchat、OTP Bank,雷蛇及香港地產股淡倉,還有期...
-
至於內地汽車零部件企業,潘振邦亦有獨到分析:「我們買入有關股份的原因,是相信它可由現時供應內地汽車為主,轉為進入全球零部件的供應體系,市場總量將因此大幅增加。」他解釋,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及歐洲汽車銷售大跌,當地車廠面對困難,向其供貨的零部件廠不少更被淘汰離場,留下市場空檔...
-
6月1日(星期五) 之前兩日太忙都時間寫。 組合在5月回升2.17%,大概收復3,4月的失地,同期恒指跌1.10%,納指升5.32%。 5月份當然是靠科技股,另外自己手上的歐洲品牌股不錯。拖累組合的股票是,Snapchat、OTP Bank,雷蛇及香港地產股淡倉,還有期...
-
3個交易日放假後回來,大概情勢是港股、科技股新高,歐元曾見1.176 26400點末日期權陣亡,3張恒指大期到期令組合失去EXPOSURE, 被恒指大幅放開近一個百分點。 上午,買入匯控PUT搏業績唔得,失敗。但該PUT另一作用是對沖渣打CALL,買入了渣打及長地CAL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